借方库存商品,贷方对应的会计科目取决于企业采用哪种存货核算方法。
先进先出法(FIFO):
贷方:存货跌价准备(当库存成本上升时)
贷方:营业收入(当库存成本下降时)
加权平均法:
贷方:存货跌价准备(当库存成本上升时)
贷方:营业收入(当库存成本下降时)
后进先出法(LIFO):
贷方:存货跌价准备(当库存成本上升时)
贷方:递延所得税资产(当库存成本下降时)
特定识别法:
贷方:存货(同一批次已售库存的成本)
其他情况:
赠送存货:贷方:公益性支出、管理费用
报废存货:贷方:坏账损失、其他损失
盘盈存货:贷方:营业外收入
盘亏存货:贷方:营业外支出
需要注意的是:
贷方科目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合理选择。
存货跌价准备主要用于抵消因库存成本上升导致的损失,属于资产类科目。
营业收入、营业外收入、递延所得税资产等科目属于负债或权益类科目。
借方库存商品,贷方应付账款表示企业购入了商品,但尚未支付货款,导致库存商品增加,而应付账款也同时增加。
具体来说,当企业采购商品时,会增加库存商品,而由于商品尚未支付,所以需要在应付账款中进行登记。这种会计分录反映了以下两件事:
1. 库存商品的增加:企业采购的商品价值将记入库存商品账户中,反映企业手中商品数量的增加。
2. 应付账款的增加:企业欠供应商的货款额度将记入应付账款账户中,反映企业对供应商的负债。
这个会计分录有助于企业清晰地记录商品采购和货款支付的信息。它为企业提供了有关库存水平和应付账款余额的准确数据,方便企业管理和决策。
需要注意的是,当企业支付货款后,需要进行相反的会计分录:
借方应付账款,贷方库存商品
这将抵消上述会计分录,反映库存商品价值的减少和应付账款的清偿。
借方是库存商品,贷方科目是什么?
当企业发生商品采购或生产入库业务时,借方会计分录为“库存商品”,即增加商品库存的金额。相应地,贷方会计分录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。
一、借款采购商品
当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商品并付款时,贷方会计分录为“应付账款”。这是因为采购商品导致企业负有对供应商的债务。
二、现金采购商品
当企业以现金方式采购商品时,贷方会计分录为“现金”。这是因为支付现金使企业现金资产减少。
三、赊销商品
当企业赊销商品给客户时,贷方会计分录为“应收账款”。这是因为赊销导致企业对客户产生应收的货款。
四、生产入库
当企业生产并入库成品时,贷方会计分录为“生产成本”。这是因为生产入库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。
特殊情况:退货入库
当供应商退还已采购的商品或客户退货时,借方会计分录仍然为“库存商品”,而贷方会计分录根据退货原因有所不同。如果是供应商退货,贷方为“应付账款”;如果是客户退货,贷方为“应收账款”。
当借方会计分录为“库存商品”时,贷方会计分录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情况确定,可能是“应付账款”、“现金”、“应收账款”或“生产成本”。
库存商品账户借方为负数,通常表示企业的库存商品价值低于其账户余额。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:
1. 销售退货或折扣:当客户退货或获得折扣时,会减少库存商品的价值,从而导致借方余额变为负数。
2. 报废或毁损:当库存商品被报废或毁损时,其价值也会减小,导致借方余额下降为负数。
3. 库存估值错误:如果企业在计算库存价值时出现错误,导致估值过高,则当实际清点时,发现实际库存价值低于账户余额,从而导致借方余额变为负数。
4. 盘亏:当企业进行库存盘点时,发现实际库存数量少于账面记录,也可能导致借方余额变为负数。
负数借方余额的影响:
库存商品借方为负数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,例如:
资产负债表:减少流动资产和总资产。
利润表:增加营业成本,降低毛利和净利润。
现金流量表:投资性活动中的资本支出增加,以补充库存。
处理负数借方余额:
为了纠正负数借方余额,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调整库存估值:重新评估库存价值,确认没有估值错误。
清理库存:识别并处理报废或价值损失的库存商品。
加强库存管理:实施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,以防止销售退货、报废和盘亏。
核对账户余额:与供应商和客户对账,确保记录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