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期利息多少符合国家规定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第三十条规定,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有约定的,从约定;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,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。
目前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
一年期 LPR:3.65%
五年期以上 LPR:4.30%
因此,逾期利息的合理范围为:
基于一年期 LPR 计算:3.65% ÷ 365 天 × 逾期天数
基于五年期以上 LPR 计算:4.30% ÷ 365 天 × 逾期天数
例如,贷款本金为 10 万元,逾期 10 天,根据一年期 LPR 计算,逾期利息为:
100000 × (3.65% ÷ 365) × 10 = 100 元
需要注意的是,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,逾期利息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。因此,如果按照五年期以上 LPR 计算,逾期利息上限为:
100000 × (4.30% × 4 ÷ 365) × 10 = 473 元
借贷双方在签订借贷合同时,应明确约定逾期利息的计算方式和利率,并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。
逾期利息,是指在借贷合同中,借款人逾期不偿还借款时,应向贷款人支付的利息。对于逾期利息收取上限,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。
《民法典》第六百八十条规定,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,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。利息约定不明确的,可以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。
这意味着,借款合同中约定的逾期利息,只要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,都是受法律保护的。银行同类贷款利率通常是指同期同档次贷款的利率,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。
需要注意的是,逾期利息并非无限高,借款人有权对过高的利息进行抗辩。根据《合同法》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,对于显失公平的条款,当事人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。
因此,借款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,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逾期利息的约定。对于过高的逾期利息,借款人有权提出异议,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法律对于逾期利息设限,既保障了贷款人的合法权益,也维护了借款人的公平性。借款人应当及时偿还借款,避免产生过高的逾期利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