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条有利息,还款协议无利息
在民间借贷中,借条是否有利息,事关借款人的还款义务。如借条约定有利息,则借款人在还款时不仅要归还本金,还需额外支付利息。如果在借条签订后,双方又签订了还款协议,且协议中未明确约定期息,则是否仍需偿还利息,需要综合评估。
根据《合同法》规定,当事人订立合同,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。借条和还款协议均属于合同,借款人与贷款人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,且意思表示真实,则双方签订的借条和还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。
在借条和还款协议之间,还款协议是对借条的变更。如果还款协议中未约定利息,则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就利息支付问题另行约定,借款人不再需要支付利息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借款人在借条签订后又签订还款协议,须具备以下条件:
1. 原借条已经履行完毕,不存在未偿还债务;
2. 还款协议的签订基于双方自愿,未受任何欺诈、胁迫的影响;
3. 还款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。
借条有利息,还款协议无利息,是否仍需偿还利息,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签订的还款协议的内容。如果还款协议明确约定免除利息支付,则借款人无需再支付利息。反之,如果还款协议未约定利息,但原借条仍未履行完毕,则借款人仍需按照原借条的约定支付利息。
甲乙双方于[日期]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,约定乙方向甲方借款[金额],但该协议未约定利息。
后来,乙方偿还了[金额]的部分借款,并附加了[金额]的利息。甲方接受了乙方的还款,但对利息未表示异议。
此时,关于利息的效力存在争议:
一方观点认为:由于借款协议未约定利息,因此甲方无权要求乙方支付利息。乙方偿还的利息是自愿赠予,甲方不能据此主张权利。
另一方观点认为:甲方在签订借款协议时,有义务告知乙方利息的条款。虽然协议未明确约定,但乙方偿还的利息表明其了解并认可了利息的存在。因此,甲方有权收取利息。
最终,法院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作出裁决:
借款协议的性质
当事人的过错程度
市场惯例
公平原则
如果法院认为乙方确实了解并认可了利息的存在,则乙方偿还的利息将被视为有效。否则,甲方将无权要求乙方支付利息。
借贷双方前期签订借条时约定有利息,但后续还款过程中双方商议并达成新的还款协议,取消了利息。此时,如果借条没有重新签订或者对利息部分进行书面变更,则会出现借条有利息,但后期还款协议没有利息的情况。
这种情况下,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已约定取消利息,则借条上的利息依然有效。借款人应按照借条约定,偿还本金及利息。如果借款人不按时还款,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。
为了避免此类纠纷,建议双方在变更还款协议时,对利息部分进行书面变更,或重新签订借条。这样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,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争议。
双方也可以选择通过微信、电子邮箱等方式进行沟通,并在聊天记录中明确约定取消利息事宜。不过,此类证据的效力低于书面合同,在必要时可能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。
因此,建议借贷双方在借贷关系的任何阶段,都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,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借条有利息,还款协议无利息是否合法?
借条中约定利息,是借款人和出借人在签订借条时协商一致的,表明借款人需要向出借人支付利息。而在借条签订后,借款人和出借人又协商修改还款协议,约定不支付利息。这种情况下,还款协议是否合法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。
一、借条有效且尚未履行
如果借条有效,且尚未履行完毕,即借款人尚未偿还全部借款,则还款协议不支付利息的约定无效。借条中约定的利息属于债务的一部分,除非借款人和出借人另有约定,否则借款人仍需按借条约定支付利息。
二、借条无效或已履行完毕
如果借条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,或者借款人已履行完毕借条约定的还款义务,则还款协议不支付利息的约定有效。此时,借条中约定的利息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,借款人无需支付利息。
三、证据证明
为了判断还款协议的效力,需要考察以下证据:
还款协议是否自愿签订
还款协议中是否明确约定不支付利息
借条是否存在无效事由或是否已履行完毕
综合考虑上述因素,法院将对还款协议的效力做出认定。如果还款协议有效,则借款人无需支付利息;如果还款协议无效,则借款人仍需按借条约定支付利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