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期不候,拼音为:yú qī bù hòu。
“逾期不候”是一个成语,出自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。原指古时官吏在约定的期限内未到,以后宾主见面时不用再有所等待。后比喻超过约定期限不等待别人。
“逾”指超过、逾越;“期”指期限、约定的时间;“不候”指不等待、不留心。合在一起,表示超过约定的期限,不再等待的意思。
“逾期不候”常用于表示以下几种情况:
1. 表示对约定时间或期限的严格遵守,超过时间即不再等待。例如:会议定于下午三点开始,逾期不候。
2. 表示对迟到者的不满或失望,不再等待其到来。例如:他约好九点见面,结果迟到了两个小时,我们早已逾期不候了。
3. 表示对某事的果断和决绝,不拖泥带水。例如:对于这种不守时的人,我们今后将逾期不候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逾期不候”一般用于比较正式或严肃的场合,表示一种明确的态度,不应随意使用。
逾期不候的近义词
“逾期不候”意指超过约定时间,不再等待对方。其近义词包括:
1. 爽约:指未经对方同意,不履行约定。
2. 失约:未能按时赴约,导致约定无法履行。
3. 违约:违反合同或承诺中的约定,导致合同或承诺无法履行。
4. 食言:不履行之前的承诺或保证。
5. 放鸽子:俚语,指爽约或失约,让对方白等一场。
6. 落空:指期待或约定的事物未能实现或履行。
7. 空等:白白等待,因对方失约或违约而无法实现约定目标。
8. 泡汤:比喻计划或约定因意外情况而无法实现。
这些近义词均表示不遵守约定,导致约定无法如期履行,给对方造成等待、失望或损失。使用时可根据语境选择最贴切的词语,准确表达逾期不候的含义。
“逾期不候”的拼音是“yúqī bù hòu”。
“逾期”意为超过规定的期限,而“不候”则表示不等待。因此,“逾期不候”连用,表示超过期限后就不再等待,形容态度坚决、不容更改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逾期不候”常用于表示一种不迁就、不耽误时间的态度。例如:
“逾期不候,请在规定时间内交款。”(通知中催促客户按时交款)
“逾期不候,面试时间以通知为准。”(招聘广告中提醒求职者及时关注面试通知)
“逾期不候,本优惠限时截止。”(商场促销活动中告知活动截止日期)
“逾期不候”还可用于表示一种强硬或无回旋余地的态度,例如:
“逾期不候,违反规定者将受到严厉处罚。”(警告违法者 consequences)
“逾期不候,此次机会一旦错过便无法再有。”(劝告他人 seize the opportunity)
使用“逾期不候”时要注意语境和语气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冒犯。一般而言,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陌生人时,语气应更为委婉和礼貌。
“逾时不候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超过约定的时间,就不等待了。
这个成语源自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,原文:“大王舍客三千余人,不待臣之辞而辞,客至而舍之,逾时不至则疏。逾时不候,这句话的本意是超过约定时间不等待,主要用于约定或约会时,表明超过约定时间就不能等待了。
在实际应用中,“逾时不候”常用于表示两层意思:一方面表明约定或约会的时间是绝对的,超过时间就不能等待了;另一方面也表明对约定的重视,超过时间就认为对方不守时、不重视,从而疏远或惩戒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逾时不候”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严格执行。在特殊情况下,例如交通堵塞或突发事件,超过约定时间也可以酌情等待。不过,这种等待仍然是有限度的,超过一定时间,一般还是会按照“逾时不候”的原则处理。
“逾时不候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时间的重视和守时的美德。在现代社会,随着时间的碎片化和节奏的加快,守时仍然是人际交往和工作生活中必备的素质。对于约定或约会,如果不能准时赴约,应提前联系对方,说明情况,并诚恳道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