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信体系已经狗屁不是了
征信体系本是用来记录个人或企业的信用情况,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依据。但近些年来,征信体系却变得越来越不可靠,甚至可以说已经狗屁不是了。
征信报告中经常出现错误和遗漏。个人或企业明明没有逾期记录或其他不良信用行为,却在征信报告中被记录在案。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贷款申请,还损害了他们的声誉。
征信机构的处理流程不透明。个人或企业在发现征信报告中有误后,往往很难联系到征信机构更正。而征信机构的处理速度也非常缓慢,导致个人或企业的信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。
征信机构的收费过高。个人或企业想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,需要支付不菲的费用。而征信机构的利润却非常高,仅央行的征信中心一家,就创收超百亿元。
征信体系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信用状况。征信体系只记录了个人或企业的负面信息,而忽略了他们的正面信用行为。这样一来,一些老实守信,但缺乏传统信用记录的人,可能会被征信体系拒之门外。
征信体系已经名存实亡,变得狗屁不是了。它不仅无法为金融机构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,还损害了个人或企业的信用利益。因此,亟需对征信体系进行改革,提高其可靠性、透明度和公平性。
5月1日起取消征信逾期记录
根据相关政策规定,从2023年5月1日起,将对个人征信逾期记录进行调整。具体内容如下:
1.取消逾期记录时效:此前,征信逾期记录会保留5年;调整后,逾期记录自结清之日起仅保留2年。
2.逾期后还款记录的修正:对于已经还清的逾期记录,调整后将显示为“已结清”,不再显示“逾期”。
3.新规适用范围:新规适用于2023年5月1日及以后发生的逾期行为。
这项调整旨在优化个人征信体系,帮助信用修复,促进社会信用环境建设。对于曾有过逾期记录的个人来说,这意味着信用修复的机会更加宽容和便利。
需要注意的是,新规仅适用于征信系统中的逾期记录,不影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后果,例如贷款违约记录等。因此,个人仍应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,避免产生新的逾期记录。
国家为缓解信用卡逾期带来的经济压力,出台了减免政策。
针对受疫情影响的持卡人,国家要求银行对逾期未还的信用卡债务进行延期还款、减免利息、豁免滞纳金等措施。具体举措包括:
延期还款:将逾期债务的还款期限延长至疫情过后。
减免利息:对逾期利息进行减免,降低持卡人的还款负担。
豁免滞纳金:取消逾期罚款,减轻持卡人的经济压力。
国家还要求银行对低收入人群、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实施更优惠的减免政策,减轻他们的财务负担。
这项政策的实施,有效缓解了持卡人的经济压力,促进了信用卡市场的稳定。持卡人应积极与银行沟通,了解具体的减免措施,主动申请延期还款等优惠。
值得注意的是,减免政策并非免除债务,持卡人在疫情过后仍需偿还逾期债务。因此,持卡人应合理使用信用卡,避免过度消费和逾期还款,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。
逾期多久会进入失信人名单须视具体情况而定:
1. 行政处罚
逾期向行政部门缴纳罚款或其他款项超过90天。
2. 民事判决
被法院判决承担金钱或其他给付义务,逾期履行超过90天。
3. 票据欠款
逾期未偿还票据金额超过90天。
4. 税务欠款
逾期未缴纳税款超过90天。
5. 保证欠款
作为保证人,逾期未履行保证义务超过90天。
6. 小额贷款欠款
逾期未偿还小额贷款金额超过60天。
7. 信用卡欠款
逾期未还清信用卡欠款金额超过90天。
8. 其他债务
逾期未履行其他债务义务超过90天,且经债权人申请并法院认可。
需要注意的是,具体逾期时间可能因不同地区和情况而异。建议及时与相关部门或机构联系,了解详细情况。